广药三院|靶向治疗出现耐药现象,放化疗又
时间: 作者: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关键词:
随着医学的发展,靶向治疗成为了现代肿瘤药物治疗的一种新方法,然而当靶向药用久了,人们也发现了它的另一个弊端——耐药性,一旦出现耐药,靶向药的作用则会一次比一次差,让患者不得不换药或采取传统的辅助放化疗治疗方案,而传统放化疗却存有较大的副反应,令人痛苦不堪,许多患者在日复一日的副反应中逐渐丧失了治疗的信心,甚至存有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副作用的折磨而不得不中断治疗。
早在2018年,广东河源的赖大伯就因出现咳嗽症状,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出患有右上肺腺癌,并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靶向治疗,后在治疗期间却被评估出出现了耐药性质,无奈之下便转为采取传统化疗治疗,然而仅经历了一次化疗疗程后,赖大伯就出现了严重的副反应,不得不再次转为药物治疗,改为采取中药与靶向的联合药物治疗方案;为了进一步治疗,赖大伯转院至外院进行了放疗治疗,然而最终同样因副反应大而停止治疗;此时的赖大伯一心只想寻求副反应较小的治疗方案,在多方打听后得知了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、广州市抗癌协会理事彭齐荣教授擅长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疾病,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,赖大伯特意来到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科一区。
针对赖大伯的病情,彭齐荣教授在仔细研究了检查报告和治疗病程后考虑到,由于赖大伯自身免疫力低下,身体难以承受全身性的治疗方案,此时应采取副反应较小的右侧支气管动脉超选择造影+灌注+栓塞术,来缩小肿瘤病灶的大小,后再采取微波消融术来进一步的控制病情,最后再根据术后的身体状况,进行“冷冻+热疗”的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来调理改善身体免疫功能。
近日赖大伯再次返院,在经过四次疗程后,赖大伯期间出现的上腹部疼痛伴气促症状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,通过完善相关检查,术后结合术前检查片子对比,肿瘤病灶都有了明显的缩小。
靶向药耐药,是一个世界难题
靶向药耐药,是一个棘手的世界难题,临床上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在使用8到10月后,出现耐药的现象,当发现靶向药无效后,部分患者会以退为进,采取传统的放化疗来进行治疗,然而其副作用往往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住,尤其是对于年纪大、机体免疫力本就低下的患者来说,采取放化疗治疗手段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。
肿瘤科一区彭齐荣教授表示,现代医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存、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质量。对于身体虚弱的癌症患者而言,可以采取微创动脉灌注栓塞术来进行治疗,与传统化疗不同,动脉灌注栓塞术更针对于不愿或无法耐受传统化疗的患者,将全身化疗转变为局部治疗,避免了传统化疗的副作用,在提高疗效基础上,做到准确、安全、高效、适应性广;微波消融术则具有热效率高、分布广、血管凝固能力强、凝固区组织坏死彻底等特点;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则是采取“冷冻+热疗”来治疗肿瘤,属于纯物理疗法,更为直接的避免了传统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,且有效地调控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分泌,能改善身体免疫功能,具有摧毁肿瘤、治疗效果确切、恢复快、不损伤正常组织等特点。